邊旋轉邊升降式絲桿升降機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_設計一種絲桿螺旋升降機的改進,尤其適用于帶螺紋的塑料制品的脫模工序,屬于升降裝置中的邊旋轉邊升降式升降機。
技術背景
目前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傳統的絲桿升降機運行時只能單純實現絲桿的升降,絲桿在升降的過程中本身不會產生有效旋轉(防旋轉型的絲桿升降機工作時絲桿不旋轉,無防旋轉功能的絲桿升降機工作時絲桿會產生輕微的轉動,隨著負載的增大轉動會停止,并且這種轉動并不具有連貫性,不能_絲桿升降一個螺距轉一圈)。這_不能滿足某些行業的需求。例如,在生產塑料制品時,當熔融塑料被注入模腔內并冷卻成型后,需要頂出系統將其頂出,即脫模。如果塑料制品是帶螺紋的,頂出設備的輸出軸僅僅做垂直升降是無法完成這一工序的,_在升降的過程中作旋轉運動,具體條件為:輸出軸上升螺紋的一個螺距,恰好旋轉一周。只有滿足這個條件,才能將塑料工件旋出模腔。
發明內容
發明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彌補傳統絲桿升降機只能實現垂直升降這種單一動作的不足,提供一種可實現邊旋轉邊升降的裝置,將升降運動和旋轉運動合成,以滿足特定的工業用途。
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邊旋轉邊升降式絲桿升降機工作時,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帶動蝸桿軸(2)轉動,蝸桿帶動蝸輪(14)減速轉動,將水平方向的旋轉運動轉化為垂直方向的旋轉運動,蝸輪通過平鍵(15)和絲桿(7)連接,絲桿上開有通槽,截面如圖2所示。螺母(8)通過平鍵(9)和緊定螺釘(12)固定在端蓋(10)上,螺母的內螺紋和絲桿的外螺紋構成螺紋副。這樣,絲桿在螺母內旋轉時,螺母固定不動,絲桿則邊旋轉邊做垂直升降運動。絲桿每旋轉一周,上升或下降的距離為一個螺距。將絲桿的_與待脫模的塑料制品連接,絲桿的外徑和螺距與塑料制品上的外徑和螺距相等,當升降機工作時,即可將塑料制品從模具中旋出,完成脫模這一工序。
本實用新型具有安全、適用的特點,與手工脫模相比,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有很好的實用和推廣價值,廣泛的推廣應用后會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邊旋轉邊升降式絲桿螺旋升降機的整體結構圖。
圖2是該裝置中絲桿的截面圖。
(1)箱體;(2)蝸桿軸;(3)骨架油封;(4)油嘴;(5)孔用彈性擋圈;(6)圓錐滾子軸承;(7)絲桿;(8)螺母;(9)平鍵;(10)端蓋;(11)內六角螺釘;(12)緊定螺釘;(13)圓錐滾子軸承;(14)蝸輪;(15)平鍵;(16)方管護筒;(17)油嘴;(18)膠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給出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本發明人按實施例:以靜負載2噸行程100mm的邊旋轉邊升降式升降機為例,選用材質為45#鋼,調質厚硬度為HB235-245的梯形絲桿,規格為Tr30×6,與塑料制品的規格相同。螺母選用9-4鋁青銅材質,蝸輪、蝸桿模數m=2.5,中心距為45mm,進行調質、淬火、齒面磨齒處理。其他配件可根據受力情況及相應合適比例配備。此實例完成后高度為350mm,絲桿運動至_行程100mm時高度為450mm,蝸桿軸長度為195mm。
通過改變蝸桿的頭數及蝸輪的齒數,可以得到不同的減速比,進而得到不同的升降及旋轉速度。當蝸桿為單頭時,減速比為24:1,若采用1400r/min的電機,則絲桿每分鐘上升或下降350mm,旋轉58.3轉;當蝸桿為4頭時,減速比為6:1,若采用1400r/min的電機,則絲桿每分鐘上升或下降1400mm,旋轉233.3轉。此外,通過加減速機也可得到不同的升級及旋轉速度。